一
近年来,特别是教育部“名栏”工程启动后,创立“特色栏目”成为众多学报摆脱平庸、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手段。 然而特色不等于出色,特色栏目的设立应是学报编辑对本校所在的地域文化、所拥有的校内学科专家、所依托的专业学会等资源的主动认知,经过反复推敲提炼而成。
罗曼菲副研究员、王国莉副主编总结出目前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创办特色专栏的六种模式,即展现学校特色;突出地域历史文化;追踪学术前沿;借助专家学者;依托专业学会;于“无特色”中创特色。[1](P93 ~ 95)陈正慧副研究馆员进一步对地域文化特色栏目进行细化,归纳出以民族文化研究为特色,以古地名、古国名、古朝代名称为特色,以区域文化为特色,以历史政治文化名人为特色创设栏目,[2](P111 ~ 114) 比较全面地涵盖了目前地域文化栏目的四种类型。
作为较早着眼于创办区域文化特色专栏——“阴山文化研究”的学报,可以说《阴山学刊》走在了学术期刊同仁们的前列,栏目创设之初,编辑们就匠心独具地将目光锁定在区域文化的闪亮点——阴山文化上。
从地域上讲,阴山文化是阴山区域形成的文化,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段进入河北省西北部,连绵1200多公里,是黄河流域的北部界线。 这里曾是草原民族活动、建立政权的重要地区(如头曼单于城、赵王城),是统治者修筑设防的军事重地(如秦长城、赵长城、北魏的安北六镇),同时也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进行商贸的重要通道。 这里不仅有阴山岩画、五当召、美岱召等文物古迹,还产生了诸如赵武灵王、吕布、三娘子等众多历史人物。 阴山丰富的资源孕育了阴山文化,它是阴山地理生态、生产方式、人文历史、民俗心理的综合。 因此,对阴山文化应有一个全面、深入、系统、历史的认识,在阴山区域形成与延续的岩画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军旅文化、六镇文化、商贸文化、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移民文化、西口文化、二人台文化、晋商文化,它们的发展与历史文化价值,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许多人可能不熟悉包头,却能背出唐代诗人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名句,海外的华人可能不知道包头,却有许多人知道北朝民歌《敕勒川》。 包头师范学院地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阴山脚下,丰富的阴山文化以及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为阴山文化研究创造了便利条件。 这是天造地设,我有人无之处。 我们以“阴山文化研究”设置专栏,就是要借助它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借助它的影响力,塑造《阴山学刊》 的自身形象。 正如“ 阴山文化研究”专栏创始人张福勋先生言:“画龙必须点睛,传神还在阿堵之中。 一份学报的特色是否鲜明,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它所设置的专栏上显示出来的。 ……专栏不能贪大求全,人云亦云;要精,要有创意,要体现自己刊物的特色。 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学报同仁都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独占的地域优势,积极开展地域文化的研究。”缘于此,《阴山学刊》1990年正式推出“阴山文化研究”专栏。 20世纪80年代,学刊曾以“包头文物研究”专栏形式陆续发表了一些阴山文化研究的文章。至2008年第3期,共推出“阴山文化研究”专栏44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九十余篇。 总体说来,栏目的建构经历了模糊概念到认知定名,直至不间断发展的过程。
荀子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阴山学刊》的编辑们正是“善假于物”,驾驭地域条件这个“外物”,创办了别是一家的地域文化研究专栏。
二
特色专栏既是客观条件所促成又是主观谋求的结果,一方面客观条件能促使特色形成并日趋鲜明;另一方面,特色的发展、壮大又不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而在于编辑的主观能动性。“阴山文化研究”专栏之所以能走过18个春秋,获得多项殊荣,与编辑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坚持专栏的持续性
《阴山学刊》十分重视所设专栏的持续性,主编张伟教授反复强调,每年至少有两期应上“阴山文化研究”,以保证栏目的稳定性。
为此,编辑部在栏目的设置上不断推出多样的学科种类和丰富的研究题材,以免使栏目走入越来越狭小的研究空间而失去活力。 诸如文学(《权力·文化传统·外乡人——历史长篇小说〈阴山殇〉的文化解读》)、语言(《包头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研究》)、政治(《政治文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内涵》)、经济(《北方草原重要古文化区氏族的经济形态》)、伦理(《敕勒族及其建立的“高车国”的宗法统治》)、地理(《关于“阴山”“敕勒川”的地望》)、民族关系(《三娘子四嫁顺义王与明末蒙汉关系》)等。
在题材方面诸如岩画文化(《卓子山岩画考》)、长城文化(《包头与阴山赵秦汉长城的关系初探》)、边塞文化(《秦代直道的和平功能与昭君出塞的旅游价值》)、移民文化(《论清代走西口对内蒙古西部社会发展的贡献》)、西口文化(《略谈“西口文化”的基本特征》)、二人台文化(《内蒙古二人台唱腔音乐的旋律形态》)等。
编辑部在追求学术视野多元化的同时,也注意渐成体系的深度研究。 近期编辑部每栏刊出的文章基本围绕一个研究专题展开,摆脱了以往文章零散、大杂拼的旧貌,如2004年第2期、2006年第3期推出的文章均系西口专题研究,2006年第6期为宗教问题研究。文章对问题的探讨也由大而泛的研究到小而具体的研究,由初探变为辨析,并从以草原文化的原生文化为主干、以草原民族在交往融合中实现的文化变异与创新为次生文化、以各个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为共生文化的三种文化共同组成的复合文化视野下进行考察。
(二)坚持作者队伍的广泛性
栏目的持续性、稳定性主要是缘于充足的稿源,尤其是充足的优质稿源。 《滨州学院学报》编辑曾言“‘孙子研究’ 栏目设立于2000年,期间时断时续。”究其原因,主要是稿源不足。[3](P13)因此,除靠作者自由投稿外,《阴山学刊》编辑部十分注重培养和造就一批栏目涉及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且较为稳定的作者队伍。
1.主动向区内外专家、学者约稿
编辑通过阅读已出版发表的书籍、文章、书评和图书目录,参加学术讨论会,审
读自然来稿,依靠作者推荐、介绍等渠道收集和积累专家、学者信息,并采用信函、电话、登门拜访等方式向他们约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研究促进会副会长郝诚之教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何天明研究员,包头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李瑛编审,包头史专家张贵教授等都先后赐稿我刊。
2.培养校内作者队伍
在校内,发挥学报在教学、科研和培养人才中的能动作用,积极扶持、鼓励教师参与阴山文化研究,诸如举办校内“阴山杯”论文大赛,对优秀稿件进行奖励(颁发证书和奖金,辟专栏给予优先发表)。 挖掘本校教师资源,逐渐形成校内“阴山文化研究”队伍,使这一专栏有了比较稳定的、有一定研究水平的作者群。 例如本校王炜民教授、刘春玲教授、吕喜林副教授等。
3.通过与文化团体合作,挖掘新人
与文化团体合作,拓展稿源,挖掘出新人新作,同时扩大了“阴山文化研究”专栏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作者投稿。2005年8月,《阴山学刊》与包头市文联主办首届阴山文化论坛,此次论坛是中国·内蒙古第二届国际草原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自区内外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相互交流对阴山文化起源、发展的相关研究。 会后,《阴山学刊》择取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专栏形式发表。 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使编辑受到很大的启发,因此,2008年《阴山学刊》再度与包头市文联合作,积极筹备第二届阴山文化论坛。
作者队伍组织起来了,编辑并没有放手不管,而是经常与作者保持联系,如节日和平日的电话或E-mail问候,赠送每期刊物,从而加强编者和作者的联系,建立作者对编辑部的信任和友谊。
(三)坚持审稿、用稿的科学性
在评审、刊发特色稿件方面,许多高校编辑主张给予优先待遇,所谓的优先待遇,在我看来,并不意味着不严把审稿关,而是在处理稿件时予以优先处理、优先评审、优先刊发。 优先处理、评审可以使作者对及时发现论文中的不足进行修改,保证论文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保证栏目的高质量运行;优先刊发则是及时刊登有价值的文章,激发作者投稿的积极性。 《阴山学刊》编辑部在给予稿件优先待遇的同时,对稿件的政治观点、学术水平、文字表达等做全面把关,并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保证审稿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在日常工作中,善待作者的每篇来稿,对较差的文章,只要有可取之处,哪怕是一点,编辑部也本着扶稿助人的态度让其修改,直至达到或接近发表的水平;对不刊用的稿件,把专家的审稿意见转达给作者。 编辑部坚持来稿必复,在作者当中有较好反响。 有不少作者这样回复,“非常感谢您对拙作认真负责的评审态度与中肯的审稿意见,对我极具启发、教益。”“感谢贵刊编辑部的通知及评审专家对拙作的审阅! 收到贵刊的反馈意见后,我强烈地感受到贵刊对投稿人负责,对稿件认真处理的工作精神。 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希望贵刊继续发扬这种工作精神。 ……”对作者的尊重,就会得到他们的信任与支持,使特色栏目能团结和吸引一大批专家和后学,形成自己高水准的作者群。
三
2006年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开展第三届全国社科学报评优活动,评选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110家,荣获这一称号的110家学报中地方高校学报占77家,其中依托地域文化建构的特色栏目有57家,比例高达74%。[4]评选结果和18年的办栏经历启示我们,研究地域文化栏目等论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意义。
(一)填补某一专业领域研究的空白
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认为:“在那个偏远的地区、在那个一般的高校里,他们那个一般的学报……在地方特色的研究方面,起到了不少名刊大刊所无法起到的作用,是他们在填补人文社科一些研究空白。”[5](P2)像“阴山文化研究”专栏的设置,无疑填补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空白,为世界民族研究做出了有益的补充。
(二)促进本校的学科建设
作为我校的特色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专门史(其研究方向之一为“阴山文化研究”)是学校2006年首批成功申报的硕士点之一,相应的,历史文化学院设立了阴山文化研究所、音乐学院设有阴山音乐文化研究所。 可以说,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为学校地域文化学科的规划提供了参照,为学者的科研活动提供了探讨的平台;而反过来,学校地域文化学科建设则为学报开办的前沿性、可持续性的地域文化特色栏目提供丰富的学术成果,如2007年王炜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 阴山文化研究”等,学报发展与学科建设正形成良性互动。
(三)提高学报的知名度
学报通过专栏不但可以展示我校教师的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进行学术交流,提升学报品位,扩大学报影响。 在出版界,学报同仁所撰的编辑学论文中多次提到《阴山学刊》,如刘雁翔副编审在《地域文化:地方高校社科学报构建特色栏目的基石》中谈到“《阴山学刊》的阴山文化研究”,桂林教育学院学报编辑所撰《浅论21世纪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一文中提到“生存于某一方的学术常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为创办地方特色栏目提供了绝好的条件。 如……《阴山学刊》的阴山文化研究,……这些独具个性和特色的研究,引起了中国学术界及海外的广泛关注。”因此,着眼于对阴山文化的研究兴趣,我刊在港台地区以及国外都有订户。
(四)挖掘、保留史料价值,服务于当地文化建设
在当今学界探讨如何发掘和弘扬阴山文化、将阴山文化作为包头文化品牌之时,《阴山学刊》率先推出了“阴山文化研究”专栏,这对于时下方兴未艾的阴山文化研究确有抛砖引玉之功。 正如包头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李瑛所说:“包头师范学院的文科学报《阴山学刊》已创办多年,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期刊学术界早已认同了包头可以代表阴山。”[6](P62) 近几年《包头日报》“阴山副刊”的开辟、《鹿鸣》杂志“阴山之见”的创设,都是受到“阴山文化研究”的带动与启发。“阴山文化研究”专栏所发学术成果为包头市西口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的《西口文化研究》论文集提供了多篇优秀论文。
张积玉先生曾在2001年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通讯上指出:“形成名牌栏目的不多,达不到研究某一问题必看某一刊物的境地。”时过七载,“名栏”及“优秀栏目”的建设正是朝着“研究某一问题必看某一刊物的境地”努力,“阴山文化研究”亦不例外。
参考文献:
[1]罗曼菲,王国莉.高校社科学报特色专栏模式述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3).
[2]陈正慧,王国莉.高校社科学报特色专栏模式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2005,(3).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将学报特色集中放大,把孙子品牌叫响磨亮:《滨州学院学报》“孙子研究”特色栏目建设纪实[J].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通讯,2007,(8).
[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三届评优活动的结果[J].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通讯,2006,(5).
[5]陈郁缀.我观高校学报[J].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通讯,2007,(8).
[6]李瑛.阴山文化对当代包头的影响[J].阴山学刊,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