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写作与学报编辑学研究》是《阴山学刊》编辑部全体编辑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本书的问世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且极具纪念意义的。
20世纪80年代,编辑学界就有人提出“编辑学者化”。这个要求尤其适用于学术期刊编辑。对于学术期刊来说,编辑工作与科研工作本质上是相互融合的。学术期刊的学术属性客观上对编辑的学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术修养,才能敏锐地发现稿件的思想意义、学术价值,否则就谈不到对学术作品的组织、鉴定与润色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从形式上看是“编辑”工作,但从内容上看是“学术”工作,因此,从根本上说,学术研究是学术编辑的本职工作,学术编辑一定是一个学术工作者。“一个编辑只有自己也做研究做整理,才能更深地体会学者的甘苦,也能提升自身的编辑素养。”(浙江大学张涌泉教授语)
但是,学报编辑学习与关注的层面与作者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学者做研究思维往往聚焦于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某一问题,而编辑的思维却需要发散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由是,编辑又被称为“杂家”,似有“广而不精”“博而不专”之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正因为学报编辑涉猎广泛、知识庞杂,于当今科学发展的日益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下,才更有利于突破学科壁垒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更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学术运行规律。此外,职业特点决定编辑会经常与不同的学者进行学术思想的交流,交换意见、探讨问题,这对于学术研究来说亦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编辑学研究,这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编辑做学术研究,初衷自然是为了提高办刊水平,探索学术研究与期刊发展规律是从事学术期刊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学报编辑应当研究编辑学,也有条件研究编辑学。学报编辑是编辑活动的亲身实践者,这是学报编辑从事编辑学研究的现实基础;学报编辑又是学术工作者,有良好的理论素养,有能力实现从编辑活动经验向编辑学理论的飞跃。学报编辑研究学术期刊,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阴山学刊》(即包头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三十余年来,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术品位,在学报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可甘苦自知,《阴山学刊》这三十余年走过来,着实不易。作为一所地处边陲的普通地方师范院校学报,从学术资源、所处地域来讲,毫无优势可言,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学术理想的追求。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出版环境,已经与二三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坚持纯粹的学术品格,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个中滋味,只有真正从事学报编辑出版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但是,尊重学术精神,于《阴山学刊》人来讲,不仅是职业操守和价值追求,甚至可以说已经内化成为一种信仰。不论世事如何变迁,《阴山学刊》从未在科技的万花筒中迷失,尊重学术的传统始终在延续。
我们《阴山学刊》的几名编辑,虽然每个人研究方向和学术特长都不同,但经过多年编辑生涯的磨砺,我们不断地总结、回顾、反思,对所从事的学报工作都有许多思考,有许多话要说。几年前,我们就有了全体编辑共同完成一本书的构想。2016年,我们将近年来大家散开在外发表的有关学术写作与学报编辑工作方面的理论文章,汇集成一本文集,与学报界同仁、从事学术写作与相关研究人员分享,于是有了《学术写作与学报编辑学研究》这本书。
本书辑录了先后在《阴山学刊》供职的六位编辑的五十余篇学术理论文章,编为“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期刊评价”“学术诚信”“编辑工作”“编辑职业素养”“学报出版项目管理”“学报研究综述”“学报工作研究”八辑,有宏观理论思考,也有微观工作研究;有概念与规律的探讨,也有方法措施的尝试,基本体现了我们近些年在编辑学研究方面的努力方向。这六位同仁有:《阴山学刊》主编张伟教授、李建中副教授、常芳芳副编审、王宇副编审、韩芳编辑、李婉华副研究馆员。
事实上,我们在编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欠成熟,有进一步进行深度研究的必要。这一方面源于编辑学科本身发展的薄弱性,当前的编辑学研究,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在研究的深度、研究视角的广度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缺陷。编辑学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解决,没有建立公认的普遍的编辑学理论体系,研究范式方法论落后,甚至可以说,推进编辑学研究的思维与逻辑基础仍然很薄弱;另一方面,也由于我们自身知识结构不完善、理论根基浅,我们这本书与其他同类作品比较起来还略显青涩,有些理论观点比较肤浅,有些缺乏系统深入的阐述和材料支撑,有些则失之片面......在成书之初,我们甚至对自己能力失望过,但我们是秉持着对学术的敬畏与严谨的治学态度进行着理论探索与学术写作,这本书最终得以面世。它记录了我们在学报研究中一段艰辛跋涉的历史,也见证了我们与广大作者、读者一起成长的过程,我们认为我们所做的这项工作是有意义的。
做一名学报编辑是需要勇气的。尽管大多数的人们对这一职业知之甚少,甚至存在着种种偏见与误解,但是我们从来不曾忘却我们的力量与责任。学报编辑受时代精神的指引,也影响着时代精神的传播。每位学报编辑的职业生涯中,都会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的声音,其中一定有一种声音是炙热的,鼓舞人心的,并且激励着我们在学术出版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谨以此书向所有的学报界同仁以及曾经从事学报出版的前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