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主编 张 伟
光阴荏苒,又是十年。
十年前,我写下了《弘扬人文精神 提升学术品位 发掘地域文化》一文,回顾、盘点了《阴山学刊》第二个十年里,我们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既感到欣慰,又从中汲取了力量。
躬耕在文字的垄亩间,稼穑于学术的园田上,我们迎来了包头师范学院60周年华诞,同时,每两月推送一期的《阴山学刊》,也走过了30年的历程。“路漫漫其修远兮”,编辑学术期刊,犹如一场马拉松比赛,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术因积累而深厚,于探索中跃升。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作为人文社科期刊,我们自觉地以捍卫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11年第3期,适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们组织了一组笔谈,“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者们分别从科学发展、学习型政党、网络平台建设、改善民生等角度,发表了很好的意见。2013年第1期,在十八大闭幕不久,我们又及时地策划了一组笔谈,“深入学习、领会、阐释十八大精神”,5篇短论,分别就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建设、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等展开论述。2017年第6期,我们在头条位置推出“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笔谈”,这在双月刊里,是最早做出反应的。有立有破,相反相成。毋庸讳言,国门打开以后,总有错误思潮来袭。针对着文化思潮中的种种谬误,我们连续刊发了丁尔纲先生的系列文章,丁先生以他一贯的雄辩性,逐一进行了批驳,在学界,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
每当重大历史节点,我们都敏锐地做出反应,及时组织、刊发兼具学术性和纪念性的文章。2009年第1期,在金融危机呈蔓延之势的时候,我们组织了“金融危机笔谈”,约到黄玉顺、殷德生等著名学者的稿件,本校的3名学者也参与了这场热点问题的讨论。2011年第5期,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又刊发了本校历史文化学院4位学者的笔谈文章,总标题为《中国人民改变自己命运奋起革命的伟大里程碑》,聚焦于社会风俗、走向现代化、妇女参政、内蒙古西部革命,在这几个点上做深入讨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时成为学术热点,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在2012年第6期上刊发了一组笔谈,谈诺奖,谈莫言,各抒己见。2015年第4期,开设“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辑”,4篇文章都是本土选题,研究绥远抗战,与其他刊物避免了同质性。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从2017年第4期起,开设“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专稿”专栏,约到李瑛、周茂森、郭培筠等3位学者的文章,专栏一直延续到今年第2期,郭培筠老师以3篇系列文章,纵论内蒙古民族题材电影,发表后收到颇多赞誉。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巨变,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怎么估计都不为过。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早在年前就谋划上了,下期将在头条刊发一组有分量的文章。
学术期刊姓“学”,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而优质稿件出自优秀作者,所以,我常和编辑们说,编辑工作,需要复合型人才,编辑要有多方面的素质。其中,策划、组稿能力,当排在第一位。这就要广泛地和作者交朋友,身边团结一批优秀作者,能拿到优质稿件,刊物才有了源头活水。同时,我们也深知,在科研评价唯核心期刊是举的背景下,没有挤进核心期刊的普通刊物,组稿很困难。在文化欠发达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办普刊,无论怎样殚精竭虑,惨淡经营,都很难奏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当然,事情总有两面性,得辩证地去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凭着努力办好刊物的一片赤诚,还是赢得了一些优秀学者的支持,是他们的有分量的论文,支撑起了《阴山学刊》这一片天空。
这里,我要特别提到几位优秀作者。
耄耋之年的学者林方直先生,是著名的红学家,他的《红楼梦符号解读》,“探赜索隐,致远钩深,找到了藏在书中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奥义隐赜。”(吴相洲语)去年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奇文史笔红楼梦》“这部经过四十年打磨出来的红学专著”,成为红学研究中的扛鼎之作。林先生的钱学研究,也成就斐然。其研究路数,也颇似钱钟书先生,旁征博引,且信手拈来,结论自然水到渠成,这是建立在渊博的学识基础之上的。林先生主攻古典文学,他对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也很熟悉,征引自如,分析到位。林先生注重新方法的运用,广泛涉及符号学、原型批评、结构主义、表现主义、循环阐释、心理学、系统论、互补原理、模型方法等。全面评价林先生的学问,是我力所不及的。我要特别感谢林先生对《阴山学刊》的厚爱与支持!他为我们开设“管锥编研究”专栏,源源不断地给我们赐稿。后来他收入书中的多篇红学文章,也是先期发表在《阴山学刊》上的。林先生的出场且常常扮演主角,无疑拉高了《阴山学刊》。
唐代兴先生,是我刊副主编王宇请到《阴山学刊》来的著名学者。唐先生的灾疫伦理学研究,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在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当下,具有紧迫的现实性,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唐先生针对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遭遇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以及由此整合形成的转型发展方向,以探查“当代人类何以才能理性地存在发展”为学术志业,致思“创建本土化的当代哲学何以可能”,三十多年一以贯之,初步形成生态理性哲学及思想实践体系。在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生态理性哲学个人专著26部,在《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10篇,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转载10篇。唐先生开创了灾疫伦理学新学科,这么重要的课题,他放在《阴山学刊》上开专栏,当然是对我们莫大的支持!10年间,他向我们赐稿30多篇,还积极推荐其他学者的稿件给我们,我们的“应用伦理学研究”专栏得以迅速提升。
吴投文先生,我们至今未曾谋面,属于真正的文字之交、文人之交。我从《当代作家评论》上读到他的一篇长文《新世纪诗歌升温的精神症候与文化透视》,其学养之深厚,令我十分钦佩。据我多年办刊的经验,普通学校里的优秀学者的稿子,相对容易约到。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冒昧地致信吴先生,是的,没有联系电话,也没有邮箱,不得已只好采用最原始的方式,向吴先生约稿。因为我在信中留了手机号,很快就接到了吴先生的电话。有真学问的学者,总是那么谦虚,像田野里沉实的谷穗,随和地低下满是经纶的头颅,绝不趾高气扬。经过一番交流、沟通,我们商定,在新诗百年这个节点上,由吴先生在《阴山学刊》开设“百年新诗经典导读”专栏。系列文章发表后,引得许多读者追捧,每期必看。在这里,我援引一段,读者自会领略其高妙。“新诗似乎一直存在表达上的局促和某些不易去除的滞涩,像郭沫若这种写得开阔的诗人又缺少技艺上的自觉的凝练;像艾青有成为伟大诗人的才具,却对时代现实缺乏深刻的辨认能力和坚定的个性;像徐志摩和戴望舒的艺术手段是从容的,却缺乏在思想境域大开大合的气度;像北岛具有开阔的思想能力,却似乎摆不脱性格上的拘谨;像穆旦具有丰沛的才情,但创作的格局尚嫌狭小,在新诗的民族化路径上也没有抵达充分创新的境地。”(详见《阴山学刊》2018年第3期)没有深厚的功底,是无法做出这样精到的概括的。
以研究本土民俗和方言见长的学者胡云晖,本来是“阴山文化研究”专栏的骨干作者,从去年开始,我们给他开小灶,于是有了他自己的专栏“巢书居札记”。胡先生博闻强记,上大学时有“神童”的美誉,几十年刻苦治学,被人称为“活字典”。
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述及,在《阴山学刊》上发表文章的知名学者有(排名不分先后),黎虎、王海明、贾熟村、葛鲁嘉、许金声、张海钟、朱永新、张锦贻、宋生贵、王泽民、杨勉、吴其南、郭培筠、李明军、李美皆、李利芳、陈颖、余谋昌、肖平、朱振明等。有一些,也许名气还不是很大,就是个自由撰稿人,但确有实力,如张国保,他的《钩沉索隐 以经解经——花木兰其人及故里研究》,史料之宏富,论理之透辟,在我读过的同题文章中,是最好的。
如果把期刊比作一座庭院,那么,专栏就是院子里的亭台楼阁。高低大小不等的每一座建筑都精致了,整座院落处处是看点,移步换景,美不胜收。这十年,我们致力于专栏建设,多点开花,齐头并进。
“阴山文化研究”是我刊开设最早的专栏之一,但真正做大做强,还是在这十年。过去经常闹稿荒,上个世纪90年代,有五个年份,全年只发一篇阴山文化研究的论文。这十年,一方面地域文化研究热起来了,另一方面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安排了专人担任专栏主持人,重点经营。据统计,2012—2016年,共发稿47篇,约占29年总发稿量的31%,2015年以来,实现了每期都上该专栏。稿件数量增加了,同时质量也大幅度在提高,三次蝉联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2015年,又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学术期刊“名栏建设”工程。我们从20多年的专栏中精选出40篇文章,约36万字,编辑成书,书名仍为《阴山文化研究》,由远方出版社出版。2016年7月5日,我们举行了首发式,邀请阴山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会,请他们建言献策,办好这一专栏,推动阴山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该栏骨干作者刘春玲教授在发言中说,这部书的出版,是多年来阴山文化学者治学研究的结晶,正是学者们经年的学术积淀,铸就了阴山文化研究的基础;这一研究需要具有彰显地域优势的学术展示平台,而《阴山学刊》为研究者提供了显露才智与个性的学术平台。
“应用伦理学研究”专栏的开设,当然与主持人王宇的专业背景有关。同时,也是源于遏制道德滑坡的现实诉求,体现我们的一份社会责任感。该栏以解决当代道德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己任,面向道德生活实践,应对道德生活挑战,化解道德生活风险,丰富和深化理论伦理学研究。大体上经历了粗放式发稿、分类细化到明确定位的过程,突出问题意识,强化专题理念,围绕专题组织文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7年,这一专栏也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学术期刊“名栏建设”工程。
当代心理学发展正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文化问题,并由此带来心理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这股潮流受到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心理学本身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在当代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还有一些概念需要厘清,一些方法上的问题与困惑需要深入探讨,研究视野也需要进一步拓宽,继而建立中国本土的理论基础与研究体系。从2010年开始,我刊副主编常芳芳策划并主持“文化心理学研究”专栏,紧贴研究前沿,力邀名家力作。2010年—2014年间陆续推出《文化心理学的多重含义与多元取向》《全球化与本土化:论心理学本土化的意涵》《心理学研究中“文化”概念辨析》《文化品性:中国本土心理学的传统超越》《文化心理学的内涵及特点》《中国文化心理学论要》《论文化心理与国家身份》《文化与进化:行为分析的两种视界》《认知神经学科范式检讨与文化反思》《新心性心理学: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宗教文化心理学研究的释义学方法论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观探析》等相关研究论文三十余篇。撰稿人既有著名心理学家葛鲁嘉先生,国内最早研究人本心理、“全人心理学”创立者许金声先生,台湾著名本土心理学家黄光国先生,著名咨询师、中国社科院心理所李不言教授等学术大家,也有各个高校科研院所中致力于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中青年骨干学者如张海钟、许波、孟维杰、李炳全、李兆良、纪海英、王宗峰、舒跃育等。栏目推出,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从2010年开始,政治经济学编辑韩芳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热点、焦点策划栏目。2010年第6期推出特别策划栏目“服务贸易与经济转型研究”,刊发了殷德生博士等3篇文章。2011年第3期推出“公民参与与地方治理研究”栏目,刊发了苏振华教授等3篇文章。2011年第4期推出特别策划“中美外交理念:从理想到现实的博弈 ”,刊登杨勉教授等3篇文章。2013年第5期推出“社会运动理论研究”栏目,刊发苏振华教授等两篇文章,其中苏振华教授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4年第4期全文转载。从2014年开始,每期的特别策划栏目基本固定下来,以便相对稳定,形成特色。2014年第2期开始推出“新闻传播与社会研究”栏目。此栏目在于探讨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相继推出多篇文章。到2017年,进一步把此栏目细化,推出了“政府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研究”栏目。此栏目主要探讨在融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政府该如何塑造和维护自身的形象以及如何面对突发事件,在突发事件中提升形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特别策划”专栏,可以说,就是供三位编辑驰骋的阔海高天,她们策划的选题、组织的文章,都在这里刊发,头条位置隆重推出。有分有合,有接有续。读者打开我们的刊物就会看到,十年间,有那么多优秀论文在这里发表。
许是敝帚自珍吧,这里,我不避嫌隙,说说我的专栏“编余札记”。这个专栏的写作缘起,是基于和作者、读者沟通、交流,围绕人文、学术及写作展开话题,既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融入了我自己科研的甘苦。从2009年第1期开栏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历时6年多,撰写文章近40篇,已于2015年结集,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嗣后,又接着撰写以“文化”为主题的札记,仍是按着一本书的框架来构思。
学刊是学校的一扇窗口,为教学科研服务责无旁贷,义不容辞。2010年第2期封二上,我们发布了“阴山学人”专栏征稿启事:推出本校作者,为确有实力的本校作者连续发表系列论文,是我刊多年的夙愿。近年来,我校科研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为此,我刊适时推出“阴山学人”专栏,该栏位列“特别策划”之后,将成为我刊的第二专栏。该栏为同一作者连续发表系列论文三篇(后调整为两篇),同时在封二配发作者的大幅照片及500字左右的简介,隆重推出。从第3期起,陆续推出了刘春玲、宋从越等中青年学者十几人。我校开展教学改革,在全校全面推行过程性评价,我刊积极配合、跟进,2015、2016年,连续推出3期笔谈,老师们在这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政法学院立足于专业,服务地方,他们组织力量研究地方法律法规,我刊也予以支持,开设了相应的专栏。语文教育硕士点是新上的,刚刚起步,我们请张学凯教授带着三位研究生,撰写了一组笔谈,并及时刊发。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术期刊的编辑,无疑应是学者型的编辑。多年来,我们一面努力做好具体、琐细的编辑工作,一面投入到学术研究中。研究从两个方面展开,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专业,从事专业研究;同时,我们都研究编辑学。辑录编辑们的50多篇编辑学文章,我们整理出《学术写作与学报编辑学研究》一书,2017年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期刊评价、学术诚信、编辑工作、编辑职业素养、学报出版项目管理、学报研究综述、学报工作研究等八辑,有概念与规律的探讨,也有方法、措施的尝试。以一家编辑部区区几人之力,完成一本书的写作,我们还没见过,即便不是唯一,也不多见。十年间,我们拿到许多奖项,有刊物获的奖,也有个人获的奖。我本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社科工作者、全国优秀社科科普专家、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等。编辑们也拿到不少各种规格的奖项。
“为他人作嫁衣裳”,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描述编辑。编辑的确像裁缝,针线细密,做工精细,精益求精,是他们共同的追求。从2009年第1期起,我们在刊物的首页增加了“本期导读”,简要介绍本期中刊发的三五篇重头稿件。封面是一本杂志的脸,传递着文化的、学术的信息,也是其气质的流露和彰显,我们格外看重。如,2009年的封面,以本土文化特色浓郁的剪纸作品为素材,视觉冲击力强,既有厚重感,又有现代感;2010年的封面图案,是残损的汉代瓦当,斑斑驳驳中,透出历史的况味;2011年的封面,是包头出土的陶樽,造型敦厚古朴,雕饰纹样优美,写实中略见夸张,内容丰富而又层次分明,具有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
“十年磨一剑”,我们已站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上,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再接再厉,阔步前进。